卷 31, 编号 12 (2024)

封面

完整期次

НАУЧНЫЙ ОБЗОР

聚焦联合国《Decade of Healthy Ageing 2021–2030》倡议的国家老龄化政策

Golubeva E.Y., Soloviev A.G., Mishra N.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与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国际迁徙并列的全球四大人口趋势之一。尽管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显著,世界大多数国家仍未做好充分准备,难以有效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也未能充分开发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而产生的潜在发展资源。推进健康老龄化政策的实施,亟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政府间组织与各国政府在全面理解并系统纳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方面开展协调一致的努力。

本文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及多个国家正在实施的国家层面健康老龄化政策,梳理并分析了联合国《Decade of Healthy Ageing 2021–2030》的核心行动体系。

文中回顾了构建健康老龄化概念框架的规范性文件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在考虑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特征的基础上,各国老龄化国家政策的主要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老龄议题在联合国国家项目和战略文件中的协同融合情况。文中还分析了联合国《Decade of Healthy Ageing 2021–2030》倡议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的阶段性实施成果。

指出在联合国《Decade of Healthy Ageing 2021–2030》倡议框架下,不同国际、国家及地区层面在规划工具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大多数国家的老龄化政策以《Madrid International Plan of Action on Ageing》(2002年)为基础,并在目标和任务上与联合国《Decade of Healthy Ageing 2021–2030》的重点方向高度一致。

Ekologiya cheloveka (Human Ecology). 2024;31(12):851-862
pages 851-862 views

ORIGINAL STUDY ARTICLES

俄罗斯联邦各联邦区居民总体与初次发病率的动态变化:现状与预测

Medvedeva O.V., Menshikova L.I., Son I.M., Chvyreva N.V., Bolshov I.N., Zimina E.V.

摘要

论证。发病率是综合评估公共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对其动态变化的分析在联邦及地区层面制定卫生系统管理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此类数据还用于规划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发展和确定所需资源配置。

目的。分析2010—2023年俄罗斯联邦各联邦区居民总体与初次发病率的多年动态变化,评估相关趋势并构建预测模型。

材料与方法。基于2010—2023年统计数据,对俄罗斯联邦各联邦区居民总体与初次发病率的多年动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联邦区的总体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西北联邦区,分析期内的增长率为20.39%;最低的是北高加索联邦区,增长率为12.634%。在俄罗斯联邦范围内,初次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增长系数为1.046,增长率为4.601%。2010至2023年间,初次发病率最高的为西北、乌拉尔和伏尔加联邦区,增长率分别为16.869%、16.279%和3.293%。初次发病率最低的为中央联邦区和南部联邦区,其增长系数分别为0.992和0.979,增长率分别为−0.786%和−2.126%。

结论。总体发病率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俄罗斯联邦范围内,该指标62.88%的变异性可由时间变量的变化解释。同时,观察到其增长趋势不稳定,趋势模型参数具有统计学显著性(MAPE = 0.97; Fcalc=9.3169 > Fcrit=3.9823; p=0.006)。对于初次发病率指标而言,研究发现,在俄罗斯联邦范围内,其变异性中仅有43.54%可由时间变量的变化解释,同时呈现出不稳定的增长趋势,趋势模型参数具有统计学显著性(MAPE=2.24;Fcalc=4.2417 > Fcrit=3.9823;p=0.004)。中期预测结果显示,所有联邦区的总体与初次发病率指标均呈增长趋势。在包括全国在内的大多数联邦区中,总体发病率的增长率高于初次发病率的相应水平。

Ekologiya cheloveka (Human Ecology). 2024;31(12):863-877
pages 863-877 views

莫斯科市俄罗斯内务机关工作人员精神障碍总体发病率动态的区域特征

Ichitovkina E.G., Solovyev A.G., Zhernov S.V., Shugusheva Z.A.

摘要

论证。维护俄罗斯联邦内务机关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延长其职业寿命是部门医疗体系的优先任务。亟需对不仅限于初次发病率,还包括总体发病率进行综合分析,以完善预防和治疗工作。鉴于极端因素的影响及执勤活动的特殊性,有必要结合地区特征,对精神障碍总体发病率进行动态分析。

目的。以莫斯科市为例,分析俄罗斯内务机关工作人员精神障碍总体发病率的动态变化。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基于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驻莫斯科市医疗机构在2008–2022年间的官方统计报告数据。分析内容包括拥有特种军衔人员的精神障碍总体发病率及其导致的劳动力损失。各项指标按每千名工作人员(‰)计算。重点评估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第V类的主要诊断分类。另评估动态变化指标,如绝对增长、增长率与增速、基期指数,以及精神障碍总体发病率与劳动力损失之间的相关系数。

结果。在2008至2022年期间,精神障碍总体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主要由于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及躯体形式障碍的病例数增加所致。与此同时,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相关的行为障碍,以及成年期人格与行为障碍的发病率始终保持在稳定的低水平,未超过0.33‰。总体发病率波动范围为7.00–11.24‰。与此同时,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病例数和病休天数稳定下降,单次病休的平均时长趋于稳定。精神障碍总体发病率与劳动力损失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r=0.91)。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莫斯科市内务机关工作人员精神障碍总体发病率存在显著波动,其中以应激性和神经性障碍为主要增长因素。与此同时,劳动力损失的频率和总天数呈下降趋势,单次病休的平均时长保持稳定。这些变化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从组织层面的调整到人口结构的变化,包括人员构成、精神障碍的诊断方式和登记方法的改变。在污名化减弱和专业帮助可及性提高的背景下,精神障碍检出率的上升趋势亟需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开展进一步研究。这些数据可为完善俄罗斯内务机关心理健康监测体系和制定综合性精神卫生预防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Ekologiya cheloveka (Human Ecology). 2024;31(12):878-892
pages 878-892 views

基于庞索4R的商业食品色素在人全血培养微核试验中的遗传毒性效应

Nikitina T.A., Konyashkina M.A., Ingel F.I., Akhaltseva L.V.

摘要

论证。传统上,食品添加剂的遗传安全性评估仅使用高纯度物质进行。在俄罗斯联邦,根据关税同盟技术法规的规定,现行制度并未规定对获准使用的食品色素进行遗传毒性控制。相关法规仅规定主要着色成分及部分组分的含量要求。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因其忽视了食品色素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或具有遗传毒性的杂质。

目的。采用在人全血中进行的、结合细胞有丝分裂阻断条件的微核试验,在有/无代谢激活系统的条件下,评估零售渠道获得的基于庞索4R(E124)的食品色素的遗传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所用基于庞索4R的食品色素购自零售渠道。在细胞有丝分裂阻断条件下,将健康供体的细胞分别在有或无大鼠肝脏S9代谢激活系统的情况下进行培养,并在0–2 mg/mL的浓度范围内暴露于该食品色素。细胞学分析依据扩展微核试验方案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与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在血液培养中观察到带有遗传损伤的细胞频率呈“U”型依赖关系显著上升:在无代谢激活条件下,于0.0000256、0.00064和0.4 mg/mL浓度下出现显著增加;在代谢激活条件下,于0.0000256、0.000128和0.016 mg/mL浓度下出现显著增加。此外,在S9存在条件下还观察到三核细胞频率升高、有丝分裂活性增强以及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结论。零售渠道获得的庞索4R食品色素在接近或低于人类每日允许摄入量的水平下已表现出遗传毒性效应。所采用的方法可作为建立食品色素及添加剂遗传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基础。

Ekologiya cheloveka (Human Ecology). 2024;31(12):893-905
pages 893-905 views

Environmental culture and greening of everyday life among youth in the Republic of Tatarstan

Saveleva Z.V., Khokhlov A.A.

摘要

论证。以往实证研究结果证实,有必要深入研究青年群体的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并揭示生态文化中这些组成部分的特征。Tatarstan共和国的青年展现出较高的生态活跃度:74%的青年对生态问题表示关注,93%相信个人有能力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72%曾参与生态活动。

目的。揭示青年生态文化各组成部分(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的性质与内容,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推进生活生态化的经验特征(以Tatarstan共和国为例)。

材料与方法。为收集社会信息,研究采用了定量方法(2023年对居住在Tatarstan共和国、年龄为16–35岁的1349名青年进行了大规模线上问卷调查)和定性方法(2023–2024年间组织了6场焦点小组讨论,参与者为“在校青年”和“在职青年”)。在大规模线上问卷调查中,受访者的选取充分考虑了性别、年龄和居住地类型的分布。焦点小组的参与者通过目标抽样法选取。

结果。研究获得了关于青年对生态问题的兴趣程度、参与生态活动的频率,以及日常生活中融入生态实践的情况。对其自身日常生活生态化经验的讨论,揭示了在践行环保生活方式过程中所面临的制度性与非制度性障碍。

结论。对鞑靼斯坦共和国青年生态文化组成部分的研究表明,生态环境议题与家庭价值观一样,是青年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青年在生态问题上的关注度及其参与生态活动的程度已达到能够在意识到后果的基础上,对环境采取生态合理行动的水平。影响这些变量的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居住地类型)、活动类型,以及是否曾学习过“生态学”课程。

Ekologiya cheloveka (Human Ecology). 2024;31(12):906-920
pages 906-920 views

食用向日葵种子导致人体镉污染水平升高

Afonkina S.R., Yakhina M.R., Usmanova E.N., Allayarova G.R., Astakhova M.I., Larionova T.K., Daukaev R.A., Fazlieva A.S.

摘要

论证。向日葵种子全年均具有可得性、高营养价值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医学专家与应用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普遍建议在人群膳食中加入整粒向日葵籽。关于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向日葵种子中镉含量偏高的情况,媒体时常予以关注。Oil and Fat Union of Russia亦未否认该问题的存在。同时,科学界尚无关于食品中重金属允许含量及其对人体和整个食物链影响的统一观点。

目的。评估向日葵种子中镉在食物中所含重金属总体毒性负担中的贡献,并通过模拟膳食结构,评估其经常性摄入对健康的潜在风险。

材料与方法。研究包括对参与者居住区域的地方食品样本及27处集中供水水源水样的检测分析。收集并处理了160名身体健康、处于育龄阶段的受试者关于7天食物摄入与饮水情况的回顾性问卷。另对26份咀嚼类向日葵种子样本进行了镉及其他有毒元素的化学分析。

结果。在向日葵种子中,所有检测的有毒元素中,只有镉的含量超过了允许浓度,达到0.23±0.06 mg/kg。在按营养学家推荐的每日摄入量(50克)食用向日葵种子的情况下,人体可摄入0.007–0.009毫克镉,这一数值约为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量(分别为0.0033±0.0012毫克和0.0007±0.0003毫克)的两倍。

结论。膳食模拟显示,将50克咀嚼类向日葵种子纳入膳食结构,可预测其所致的镉经口摄入量,平均相当于俄罗斯联邦规定的每日允许摄入上限的31.4%。

Ekologiya cheloveka (Human Ecology). 2024;31(12):921-930
pages 921-930 views